将0.05molSO2(g)和0.03mol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2SO3(g),在一定条件下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mol·L-1。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若恒容下,充入氮气,则c(SO3)小于0.04mol·L-1 |
B.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103 |
C.v(O2)= 0.02 mol·L-1.min-1 |
D.使用催化剂若平衡没有移动,则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 |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KClO3+6HCl=KCl+3Cl2↑+ 3H2O中,每生成1molCl2转移的电子为2NA |
B.1molC8H18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6NA |
C.在0℃,101kPa,1molSO3中含有NA个硫原子 |
D.0.5L0.1mol/LNH4Cl溶液中含NH4+离子的数目为0.05NA |
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中子”不显电性 |
B.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
C.“四中子”的质量与一个4He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
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oC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以下“理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可能在空气中进行 |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
C.另一种化合物是NaCl |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
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0<V(HCl)<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B.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HCO3 |
C.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mL(标准状况) |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