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2)图甲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图乙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序号)。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中国古代化学和化学工艺历史悠久、成就卓越,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1)东汉《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叙述的是用硫酸铜和铁反应制取铜,这是湿法炼铜的最早记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2)西晋《蜀都赋》中有“火井沈荧于幽谷,高焰飞煽于天垂。”描写的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的现象,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在厨房中,既能制作美食又可从中体验乐趣,同时也蕴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厨房中有食盐、食醋、小苏打、加铁酱油等物质。其中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加铁酱油中的“铁”指 (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其原理是 。
(3)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植物油时,洗洁精使植物油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这种现象称为 。
(4)冰箱内放置的活性炭包可去除冰箱内的异味,是由于活性炭具有较强的 性。
(5)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 发生化学反应所致。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查阅资料](1)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2)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3)氢气与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收集证据]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并进行了实验。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前装置C中的药品为 溶液。
(3)反应后E中红色氧化铁粉末变为黑色,F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 。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
[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如图1装置进行了简化。只用如图2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假设每步都完全反应)。实验过程中干燥的凉烧杯内壁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应补充的最后一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结合如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原因是 ;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对比一段时间后三枚铁钉生锈程度,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
(4)烧杯中白磷(着火点40℃)不燃烧的原因是 。
下列流程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均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G. ;
(2)试写出图中A→C+D的化学方程式: ;
(3)试写出图中D→E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