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查找攻占巴士底狱、处死路易十六、《人权宣言》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们正在探究学习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美国南北战争 |
C.法国大革命 | D.第一次世界大战 |
(河南卷)苏联所实行的这一路线的市场关系能“发展为社会主义”。因为它几乎不需要强制,而且注重这样的原则:“我们的经济是为消费者存在,而不是消费者为经济存在。”这一路线是指
A.新经济政策 |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
C.五年计划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其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成就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斯大林模式 |
C.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条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以东50千米不许设防;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此内容出自()
A.《九国公约》 | B.《洛桑条约》 |
C.《凡尔赛和约》 | D.《色佛尔条约》 |
下列有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首先发生在英国 |
B.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
C.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D.危机破坏性极大 |
(辽宁丹东卷)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内容是()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
B.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
C.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
D.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