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戚继光抗倭 | B.郑成功收复台湾 |
| C.雅克萨之战 | D.定噶尔丹叛乱 |
雍正八年,刑部尚书之子徐骏作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人告发,清廷即以“于诗文稿内造为讥讪悖乱之言”的罪名,照大不敬律将徐骏“斩立决”。历史上把清廷的这一做法称为()
| A.焚书坑儒 | B.独尊儒术 |
| C.八股取士 | D.大兴文字狱 |
小明的历史老师讲授郑和下西洋时,在黑板上精心设计出下列《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表》根据此表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
| 航海家 |
郑和 |
哥伦布 |
| 范围 |
下“西洋” |
到达美洲 |
| 时间 |
1405~1433年 |
1492—1504年 |
| 次数 |
7次 |
4次 |
| 人数 |
每次约2.7万人 |
最多一次l000—1500人 |
| 船数 |
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 |
最多时17艘 |
①时间早 ②次数多 ③规模小 ④人数多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 A.抗元的决心 | B.抗倭的决心 |
| C.抗清的决心 | D.收复台湾的决心 |
兴化马姓中有一支为回族,是兴化回族的主体人群。回族马姓主要源于原籍西域阿拉伯。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始于()
| A.宋朝 | B.元朝 |
| C.明朝 | D.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