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说明
| 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
|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 | 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
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国家统一、民族融合,青瓷与白瓷闻名世界,火药用于军事,其京都为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这一时期应是
| A.汉朝 | B.唐朝 |
| C.宋朝 | D.明朝 |
《史记·货殖列传》载:“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这反映了司马迁
| A.主张农工商并重 | B.主张“工商食官” |
| C.坚持“重本抑末” | D.肯定“重义轻利” |
汉武帝元狩五年,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其直接目的是
| A.考察选拔官员 | B.提升内朝地位 |
| C.分割丞相权力 | D.监察百官行为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
|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
| 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
|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1949年10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布成立,其人员组成情况如下表:
| 类别 |
副总理 |
政务院领导成员 |
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 |
| 总人数 |
4人 |
21人 |
109人 |
| 民主人士数 |
2人 |
11人 |
49人(其中15人为正职) |
这说明了()
A.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
B.成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有益尝试
C.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D.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