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
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
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
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这表明苏俄将
A.征收所有余粮 | B.废除各种农业税 |
C.允许商品买卖 | D.取消自由贸易 |
美国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惟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在此
A.批评极端民族主义 | B.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
C.强调维护世界和平 | D.关注弱势民族的呼声 |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相抗衡…… ”。这位“巨人”当是
A.列宁 | B.斯大林 | C.毛泽东 | D.马克思 |
马克思曾说:“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 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这段话反映了马克思观察社会变迁的视角是
A.环境变化 | B.技术革新 |
C.民众感受 | D.观念更新 |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机推动工业发展 | B.棉纺织品的大量需求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 D.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