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古罗马( )
A.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
B.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 |
C.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 |
D.制定万民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如果不是蒸汽机提供了相对无限的动力,工业革命很有可能会在仅仅增加了纺织品生产的速度后逐渐消失……。”为此,我们必须感谢的人是( )
A.牛顿 | B.瓦特 |
C.法拉第 | D.西门子 |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
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 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充分肯定了15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同时指出“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实指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当时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
B.统治阶级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C.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 |
D.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
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
A.民主改革 | B.和平共处 | C.政治协商 | D.民族区域自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