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墙上.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根据纸带的数据求出加速度a,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B.改变小车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
C.用天平测出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
(2)若要把小车所受拉力视为小车所受的合力,在进行上述实验操作之前,首先应该完成的实验步骤是 。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像,测得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 。
(4)若某次实验,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则此时沙和沙桶的加速度为 。
(5)若弹簧秤的读数为F,则F mg(m为沙和桶的总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如图所示,用某种透光物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在垂直于AC面的直线MN上插两枚大头针P1、P2,在AB面的左侧透过棱镜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让P2的像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先后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________,P4__________。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大头针和三棱镜,过P3、P4的位置作直线与AB面相交于D,量出该直线与AB面的夹角为45°。则该透光物质的折射率n=________.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s。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表达式g=________。(用k表示)
(1)如图(1)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请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2)已知一灵敏电流计,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正接线柱一侧偏转,现把它与线圈串联接成如下图所示电路,当条形磁铁按如图所示情况运动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图中电流表偏转方向向右 |
B.乙图中磁铁下方的极性是N极 |
C.丙图中磁铁的运动方向向下 |
D.丁图中线圈的绕制方向从上往下看为顺时针方向 |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放置一块水平木板,木板由支架固定成水平,木板所在高度可通过竖直标尺读出,木板可以上下自由调节。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该同学在完成装置安装后进行了如下步骤的操作:
A.实验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在线上标出![]() ![]() ![]() ![]() ![]() ![]() |
B.让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 ![]() |
C.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 ![]() |
D.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a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的高度![]() ![]() ![]() ![]() ![]() |
某同学做“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重复让小球从斜槽上相同位置由静止滚下,得到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多个位置;根据画出的平抛运动轨迹测出小球多个位置的坐标(,
),画出
图像如图所示,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小球运动的轨迹形状是_______;设该直线的斜率为
,重力加速度为
,则小铁块从轨道末端飞出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