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李克强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要鼓励基层大胆试验,营造浓郁的改革氛围,要集思广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基层呼声,让群众参与改革方案设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试、敢闯,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破解发展难题。
材料二: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推进改革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我国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国务院2015年7月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利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互联网+”相关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发行公司债券;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鼓励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国家所采取政策的依据。
材料二:2015年7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推广随机抽查机制(即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机制,严格限制监管部门自由裁量权。坚持依法监督,无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检查;各市场监管部门要公布抽查事项目录,逐项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等)会议要求,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及处理结果,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衔接,建立诚信档案、失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制度。使广大市场主体不为“随意执法”所扰,不越雷池合法经营。
(2)结合材料二,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阐释国务院会议要求的正确性。

材料一:夏季本应是猪肉销售淡季,肉价通常会下降,但今年却一反常态,多地猪肉价格强劲反弹,创下两年内新高。据调查,近两年,由于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猪农户基本上无利可图,养猪农户大大减少;由于生物能源的发展,玉米等一些粮食价格一路看涨,猪饲料的价格也就跟着上涨。专家认为,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是价格连续下跌后的理性回归,由于价格上涨,养殖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会扩大生产规模,肉价不可能出现过度上涨,这正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调节的结果。
(1)依据材料一,运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体现的经济道理。
材料二:图表:2007年一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2)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3)请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它以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相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乡、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图: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中国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
表: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年份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2008年
0.76
1370
2010年
1.11
1530
2020年
7.0
2100

材料二: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老龄产业,向老年人提供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培育养老服务市场,让老年人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
(1)指出材料一图和表的信息。
(2)运用生产和消费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破解“老有所养”这一社会问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材料二: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1)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
材料三: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3)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