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9月,随着辽宁“丹东一号”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丹东一号”被认为是甲午战争中被日舰击沉的“致远号”的证据逐渐的充分。121年前爆发的甲午战争,是民之痛、国之殇。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某校时政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甲同学认为,清末政治腐败,内斗激烈。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日本是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之败是制度的失败。
乙同学认为,为了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海洋意识,捍卫海洋权益;同时大力增强军队实力,不惹事也不怕事,对于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不回避、不妥协、不让步。
(1)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角度看,乙同学观点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谈谈你对“不惹事、不怕事”的看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表)

项目
时间
GDP增速(%)
第三产业增值占GDP比重(%)
消费对GDP贡献率(%)
科技进步
贡献率(%)
2010年
10.3
43.24
50.9
50.9
2011年
9.3
43.0
51.6
51.00
2012年
7.7
44.7
51.8
52.20
2013年
7.7
46.1
50
51.70
2014年
7.4
46.8
54.4
52.30

注:①2003—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左右,属于高速增长②GDP年均增长8%左右为中高速。
材料二:新常态下,挑战增多,J省政府积极应对挑战,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配套打出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削减256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省级财政发放生态补偿资金13567万元;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全省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加强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
材料三: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了自己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政治面貌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前,由习近平倡导和构建的习式政治新常态,使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政治气象呈现鲜明的特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J省为适应新常态是如何打造经济“升级版”的。
(2)结合材料三,从我国政治制度的角度,说明如何构建我国政治新常态。

材料一: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要从那些沉迷于酒香的领导干部开始,一个喜欢读书的干部,必然是有修养的干部,干部读书氛围浓厚了,才能深刻影响全民读书和书香社会的普及度。 二要营造家庭阅读的氛围,为人之父母、长辈要率先读书。 家庭读书环境的好坏、氛围的浓厚,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知识创新、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要发挥好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和传播力,营造“读书好、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舆论氛围。 四要增加图书馆读书的功能空间,让更多设施体现时尚元素,以期符合青年人审美心理,营造浪漫的读书氛围。
材料二:2014年10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一旦离开了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无根是因为缺乏信仰,无病呻吟是精神空虚形成,无魂是心态浮躁所致。人民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文艺创作最广阔也最深厚的时代舞台。 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避免作品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12 分)
(3)根据你所在的省份的文化底蕴,请你设计两句宣传语,展示文化名片。 (4 分)

(26 分)
材料一: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

注:“长江经济带”的基本发展情况是:下游繁荣,科技发达,制造业优势明显,中游次之,上游相对比较贫困,但是劳动力成本低,人口红利大,自然资源比较充足。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可带动约6 亿人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一是“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使我国经济发展形成“T ”型结构:30 多年来“沿海一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支撑格局,而现在“沿江一横”长江横向经济带,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将打造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二是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三是长江经济带和别的经济区域最大的不同是把东、中、西部天然连接在一起,可以加快正在推进的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还可以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形成开放新局面。
李克强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也是深化改革开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设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全流域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 要把建设长江经济带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紧密结合,带动创业就业,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 同时要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新路。
材料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提出的一个战略倡议。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来促进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深化全方位的合作,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它秉承着开放、包容的原则,它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化这一个发展的大潮流。 该规划也被认为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14 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的合理性?(12 分)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为此,央视展播了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该片通过100个村落故事,提出了100个围绕“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之时代价值”的传统文化清单。镜头下传统村落中的人和物或有不同表现形式,但其讲述的都是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祖训,寻找传统文化的基因。这种基因可能就隐藏在农村家家户户的楹联上,隐藏在村民代代相传的故事中,隐藏在那些逢年过节才郑重示人的祖训家谱里……看到它们,就想到乡愁;记住了乡愁,就是记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寻根之路。
纪录片探寻着古老文明以怎样的形式“活”在当下,唤起了几代人的记忆,激发了人们深入了解家乡的热情,让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文化得到汇聚和升华。
(1)“看到它们,就想到乡愁;记住了乡愁,就是记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寻根之路。”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分析其原因。
(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分析展播《记住乡愁》的社会价值。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国务院颁发了国发〔2015〕8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以培育“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材料一:图:2012-2014年我国服务进出口统计表(亿美元)

注:
①2014年我国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快速增长,金融服务、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增速分别达到59.5%、24.6%、25.4%。
②2013年美国、英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分别为6819.7亿美元、2044.65亿英镑(约3026亿美元)。
材料二:国发〔2015〕8号文件的附件--“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附件(节选)

序号
工作任务
负责部门
时间进度
3
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
2015年3月实施
6
支持服务业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管理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企业建设境外保税仓,积极构建跨境产业链,带动国内劳务输出和货物、服务、技术出口。
商务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贸促会参加
持续实施
7
支持知识产权境外登记注册,加强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加大海外维权力度,维护企业权益。
知识产权局、商务部牵头
持续实施
9
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引导,制订重点服务出口领域指导目录。
商务部
2015年上半年实施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有关知识,阐述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对提升“中国服务”国际竞争力的意义。
(3)国务院公开任务分工及进度的安排是如何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