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与“国家管理”主体单一不同,“国家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对社会的管理,包括了国家管理者、人民、社会组织在内的民主式、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这一字之变
①从法理上确立了我国人民国家主人翁的社会地位
②彰显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发展
③有利于弱化政府管理职能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④意味着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能更加充分地参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长大的人,看到冷色会联想到冰雪,因此他们看到冷色会感觉更冷。而在热带岛屿成长的人,看到冷色却很难意识到寒冷,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过寒冷的感觉。这种冷暖色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差异反映了(  )。
①事物间的联系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人的主观意识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③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1年7月23日中国温州境内动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强调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从哲学角度讲,材料体现了(  )。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②抓主要矛盾 
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做法的唯物史观依据在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历史发展离不开先进意识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1年7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即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其作用的传导过程是(  )。

A.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国内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B.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居民储蓄愿望增加——国内消费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下降
C.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货币流通量增大——国家财政支出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D.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货币流通量减少——社会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专家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到2020年中国10%~20%的乘用车销量将来自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在中国之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因为(  )。
①电动汽车作为耗油车的互补品,其推广应用得到了国家的扶持 
②国民收入的提高,为中等收入的群体购买电动汽车提供了可能 
③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符合低碳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④电动汽车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性能符合了人们求实的消费心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