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以来,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发展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二:表:西藏自治区经济变化情况

(1)根据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西藏经济变化的状况及其原因。
材料三: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全面建成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是党中央的坚定决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50年来,西藏自治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全区人民的奋斗下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同样也为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新形势下,将西藏置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雪域高原必能续写新的发展传奇。
(2)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是如何体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哲学和时代关系是怎么样的?二者的关系在这段话中有何体现?

鲁迅先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的壮志,所以面对威逼依然毫不畏惧;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所以面对生死他大义凛然;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面对诱惑他们及时行乐,自甘堕落
请你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对上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的第二层有一个250平方米大的荷花池,是红色和粉色系列的荷花品种,这个荷花池叫做“感悟之泉”,意喻“和谐”。我们知道,荷花都是在七月、八月的夏季才盛开,而在中国馆里的荷花,要求从4月至11月花开不断。
请用“按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知识,回答怎样才能使中国馆里的荷花花开不断?

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系数越大,表明一国居民收入差距越大,一般说来,该系数在0.3――0.4之间为宜。目前,我国整体基尼系数大约为0.45左右。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答:
(1) 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对策(1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