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 O2消耗量,2 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 CO2释放量 |
B.1 号装置液滴不可能向右移动,2 号装置液滴不可能向左移动 |
C.若 1 号装置液滴不移动,2 号装置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 |
D.若 1 号装置液滴向左移动,2 号装置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 |
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DNA应为② | B.子二代DNA应为① |
C.子三代DNA应为④ | D.亲代的DNA应为⑤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 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界中主要的遗传物质 |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是遗传物质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下图1表示由病毒甲.乙经重组形成“杂种病毒丙” 的过程,用病毒丙单独侵染植物细胞,一段时间后,从植物细胞内可大量分离出的病毒是图2中的( )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
A.13∶3 | B.5∶3 | C.3∶1 | D.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