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E和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e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

现有基因型为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 )
A.1/64                 B.8/64
C.3/64                 D.27/64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试管中注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后,置于沸水中5 min,再注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维持5 min后转入60 ℃热水中5 min,淀粉酶的活性将会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右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反应
B.图1中X溶液为 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包括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
B.与斐林试剂检测相比,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
C.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Ⅰ和引物Ⅱ的碱基序列应互补
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下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强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目前,酶已经大规律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

A.酶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高温、强酸、强碱非常敏感
B.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
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