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是细胞中全部基因突变的结果 |
B.细胞坏死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
C.细胞衰老是细胞内基因种类和数目不断减少的结果 |
D.血红蛋白和生长激素的合成都能够体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两种植物均含14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株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图所示。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研究后发现,植株X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株X有三种表现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1/2,植株Y产生配子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 |
B.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
C.图中①处可采用的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即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X的幼苗,进而获得可育植株Y |
D.用①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Z的幼苗,性成熟后自交,子代中只开白花的植株占1/36 |
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沉淀物中放射性低 |
B.在豚鼠胰腺细胞中注射用3H标记的亮氨酸,高尔基体中将最先被检测到放射性 |
C.用15N标记了DNA双链的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都可检测到放射性 |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中有可能检测到18O |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Myc和Ras两种癌基因导入小鼠体内,检测转基因小鼠的癌症发病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乳腺和唾液腺的癌变率较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Myc或Ras基因,细胞就会癌变 |
B.Myc和Ras基因的表达有组织特异性 |
C.Ras基因可促进Myc基因发挥作用,Myc基因也可促进Ras发挥作用 |
D.乳腺和唾液腺的癌变率较高的原因是细胞中抑癌基因更易突变成原癌基因 |
将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全部DNA分子双链用32P标记 (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可能为100%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一定为100% |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可能为50% |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可能是50% |
下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
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
D.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