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亚寒带针叶林 |
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 )
A.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 |
B.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 |
C.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 |
D.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 |
下图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O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地理坐标为(66° 34′N,0°),据此回答下题。O点的地理坐标为()
A.0°,O° | B.23°26′N,180° |
C.23°26′N,0° | D.0°,180° |
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8时 | B.6月22日20时 |
C.12月22日8时 | D.12月22日20时 |
图为某日四地昼夜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题。四地中地方时6:00日出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关于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日出早于乙地 |
B.丁地位于北极圈 |
C.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
D.甲乙丁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同一半球 |
读图“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回答下题。图示反映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A.耕地与水资源的配置失衡 |
B.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
C.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量少 |
D.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西气东输 |
B.南方平整土地,北方节约用水 |
C.南水北调 |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下面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下题。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
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
A.地形平坦 | B.温差大,光照足 |
C.土壤肥沃 | D.水源充足 |
读图 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下题。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海拔高度 | B.距海远近 | C.气温高低 | D.地表植被 |
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水水量显著减少 | B.工农业用水较少 |
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 D.有凌汛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