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 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陈维崧①
晴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③,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注释:
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文学家,其性豪迈,尤擅填词。初家道兴
旺,少年得意。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
②离离,排列密集貌。③稗,杂草。
8.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6分)
9.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
⑴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⑵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此诗写于北宋神宗赵顼元丰三年(1080),苏轼谪居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时期。他被贬后充任团练副使,处境十分艰难,才能无从施展,被迫过着隐退生活。
(1)词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1)诗中“无主”、“茫茫”两个词有什么作用?
(2)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如何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诗的主旨?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1.两首诗都以溪居生活为题材,但主旨有异,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请你结合《溪兴》,尝试着对“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诗句中“疑”“急”的妙用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