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Fe2+、NO3-、Cl- |
| B.K+、HCO3-、SO42-、OH- |
| C.ClO-、Cl-、Na+、H+ |
| D.Ba2+、K+、SO42-、H+ |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1 mol B,发生反应:2A(g)+B
3C(g) ΔH=-Q kJ/mol(Q>0)。经过60 s达到平衡,测得B的物质的量为0.2 mol,下列对该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速率为2.4 mol/(L·min) |
| B.若使容器变为1 L,则C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大 |
| C.达到平衡,测得放出热量为x kJ,则x=Q |
| D.若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重新达到平衡,A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B为气态 |
控制适宜条件,将反应Sn(s)+Pb2+ (aq)
Sn2+ (aq)+Pb(s)△H<0,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一段时间后,灵敏电流计读数为零。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此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B.若此时将Sn电极换成质量较大的Sn 电极后,电流计指针偏转,c(Pb2+)将减小 |
| C.若此时向左池加入少量的Sn(NO3)2固体,电流计指针偏转,Sn电极为正极 |
| D.若此时升高温度,c(Sn2+)将减小,Pb电极为负极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滴加KSCN溶液后变成血红色的溶液中:K+、SO42―、Mg2+、H+ |
|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mol/L的无色溶液中:Al3+、Cu2+、NO3―、SO42― |
| C.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的无色溶液中:Na+、S2―、K+、Br― |
| D.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溶液中:K+、Na+、AlO2―、HCO3― |
25°C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纯水加热到950C时,Kw变大,pH不变,水仍呈中性 |
| B.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Kw变小 |
| C.向纯水中加人少量固体碳酸钠,c(H+)减小,Kw不变,促进水的电离 |
| D.向纯水中加入醋酸钠或盐酸,均可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 |
已知可逆反应:M(g)+N(g)
P(g)+Q(g)△H>0 。反应达到平衡后,若要增大M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
①加入一定量的M②加入一定量的N③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④缩小容器体积
⑤加入某物质作催化剂⑥分离出一定量的P
|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⑥ | D.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