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的质量总是比原子的质量大 |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了变化 |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
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100m1 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 g/cm3)与100m1 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A.NaOH | B.KOH | C.一样强 | D.无法比较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 | B.①② | C.②③ | D.②③④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
B.要使t2℃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 |
C.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a>b |
D.t1℃时,60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g |
工业上用氨气(NH3)制取硝酸(HNO3),工业流程为:()
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②为化合反应 |
B.一氧化氮(NO)的化学性质稳定 |
C.上述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2,+4,+5 |
D.制取硝酸过程中产生的NO可循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