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日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历史在这里沉思。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文明的落日,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1) 材料中“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那几个“读书人”为什么要提出“变”?文中的“读书人”指的是谁?
(2) 材料中的“杀”是谁指使的?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中的“现代化运动”指什么?“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你能说出材料中“冷”原因吗?
(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请你根据小题表述的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将 √ 涂黑,错误的将 × 涂黑。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改错题(小题只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内容并加以改正。)
到1952年底,我国通过土地改革基本实现了国家的土地所有制。
请你根据小题表述的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将 √ 涂黑,错误的将 × 涂黑。
1977年,美、巴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根据这一条约,巴拿马在1999年收回了运河区主权。
请你根据小题表述的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将 √ 涂黑,错误的将 × 涂黑。
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在湘潭成立了新民学会,它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
改错题(本大题1小题,共12分。)
小彬在一次科普研讨会上,作了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即兴发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7世纪中期,它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电力的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在电能的利用过程中,人们发明了许多电器,其中美国人牛顿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发明近2000项,被称为“发明大王”。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海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展开。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单一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
请找出小彬发言中的四处错误,并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