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改错(本大题共2小题;第14小题6分,第15小题6分,共12分)
判断改错(在题前的括号内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唐朝前期,书生林某在四川地区用“交子”购买了家乡的特产。
改正:
[](2)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产生于西亚两河流域。
改正: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的标志是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改正:
小题内容的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小题内容的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冼星海被后世尊为“交响乐之王”。他以拿破仑事迹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是《英雄交响曲》。
小题内容的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的活字印刷术引发了世界书写材料的巨大变革,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改错、辨析题
[例]改错题:
以下内容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答案:把“夏朝”改为“商朝”。
辨析题:
北京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这大大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以上内容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案:不正确。北京只会使用天然火,还不懂得人工取火。
1-3小题内容各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1. 1842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2. 1955年,周恩来参加了在印度举行的万隆会议,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