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
细胞 |
细胞核 |
光合作用 |
DNA |
有丝分裂 |
A |
酵母菌 |
无 |
无 |
有 |
无 |
B |
蓝藻 |
无 |
有 |
有 |
有 |
C |
人的受精卵 |
有 |
无 |
有 |
有 |
D |
蛙的成熟红细胞 |
无 |
无 |
无 |
无 |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2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右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减弱,C5含量将增加
B.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
C.25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大于其细胞呼吸速率
D.从开始到第10min期间,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总量A植物大于B植物
下面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
B.乙装置有色液滴不移,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 |
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
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对照实验 |
将酵母菌研磨破碎,离心后,把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量)、沉淀物(含细胞器)和未离心的混合物,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向试管内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并用食用油覆盖液面后,其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试管是()
A.甲 | B.甲和丙 | C.乙 | D.乙和丙 |
正常情况下,下列四个图若改变自变量或因变量,则曲线变化最大的是()
A.图①将“光照强度”改为“CO2浓度” |
B.图②将“胰岛素相对含量”改为“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 |
C.图③将“有丝分裂各时期”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 |
D.图④将“酶活性”改为“有氧呼吸释放CO2量” |
下图1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显微照片、图2为DNA转录过程图示。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1中③和④时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核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 |
B.细胞核中染色数图1的②③时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相同 |
C.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图2所示过程的只是图1所示的①时期 |
D.从图2过程可知,DNA分子上不同的基因转录的模板链可能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