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起始浓度 |
甲 |
乙 |
丙 |
c(H2)(mol·L-1) |
0.010 |
0.020 |
0.020 |
c(CO2)(mol·L-1) |
0.010 |
0.010 |
0.020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1
D.反应开始时,丙的反应速率最快,甲的反应速率最慢
甲试管中盛有0.5mol/L Na2CO3溶液10mL,慢慢往试管中加入1mol/L的盐酸7.0mL;乙试管中盛有1mol/L的盐酸7.0mL,慢慢往试管中滴加0.5mol/L Na2CO3溶液10mL,那么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CO2物质的量大小关系为()
A.甲=乙 | B.甲>乙 | C.甲<乙 | D.无法确定 |
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
A.1:3 | B.2:5 | C.1:4 | D.2![]() |
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32-时,用硝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 |
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后,加KSCN溶液 |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用盐酸酸化后,加BaCl2溶液 |
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
B.磷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加水溶解后可得蓝绿色溶液。 |
D.用洁净的铂丝沾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
下列物质的分类方法恰当的是()
序号 |
氧化物 |
酸 |
碱 |
盐 |
A |
熟石灰 |
氯酸钾 |
生石灰 |
蓝矾 |
B |
生石灰 |
次氯酸 |
纯碱 |
苏打 |
C |
过氧化氢 |
盐酸 |
碱式碳酸酮 |
氯化铁 |
D |
氧化钠 |
硫酸 |
烧碱 |
纯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