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稀释浓硫酸 |
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
B |
鉴别氮气和氧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
C |
测某溶液的酸碱度 |
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D |
除去固体氯化钾中少量的二氧化锰 |
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 |
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内容 |
实验结论 |
|
A |
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
氧气有可燃性 |
B |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
二氧化碳有酸性 |
C |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
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D |
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 点燃酒精灯 |
B. |
![]() 滴加液体 |
C. |
![]() 移开蒸发皿 |
D. |
![]() 读出液体的体积 |
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定量研究.下列有关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若烧杯内有水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
B.粗盐提纯实验中,若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会导致测得的氯化钠纯度偏低 |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铜粉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
D.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中,白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
问题 |
对问题的回答 |
A |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
B |
火焰为什么向上? |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
C |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
D |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