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M、X、Y、Z,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X、Y、Z三种元素原子质子数之和为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
|
Z |
|
Y |
|
A.元素M与氢元素组成化合物一定是正四面体型分子
B.X、Y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均能与它们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X、Z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相互反应的产物是共价化合物
D.四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Z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热稳定性最大
近百年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升高1.1~6.4℃。下列做法可以减缓全球气温升高的是()
①大力进行植树造林;②以煤等燃料为主要生活燃料;
③鼓励购买和使用小汽车以代替公交车;④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⑤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A.①③④ | B.②⑤ | C.①④ | D.②③⑤ |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
又知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由此可推断出H3PO2的分子结构是()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 B.557 kJ | C.436 kJ | D.188 kJ |
如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W、X、Y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质量数,X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W<Y<X |
B.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强酸性,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具有弱碱性 |
C.X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
D.Y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发生激烈反应的单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