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
实验事实 |
结论 |
| A |
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 |
KClO3和SO3为电解质 |
| B |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BaSO3不溶于强酸 |
| C |
将CO2通入NaAlO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
结合H+的能力:HCO3-<AlO2 |
| D |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
非金属性:P>N |
反应:L(s)+aG(g)
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A.a>b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a <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D.a < b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
|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
| 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
|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
如下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4>2>1>3 | B.2>1>3>4 | C.4>2>3>1 | D.3>2>4>1 |

室温下,在pH =0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NO3-、CO32-、K+ | B.Al3+、NH4+、K+、SO42- |
| C.Al3+、Na+、S2-、SO42- | D.Fe2+、Ca2+、H+、NO3- |
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3mol/L
盐酸 ②改用30mL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