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SO2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B |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红 |
Fe(NO3)2样品已氧化变质 |
C |
取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金属单质X、Y,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
X产生氢气的体积比Y多 |
金属性:X>Y |
D |
分别向0.1 mol·L-1醋酸和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0.1mol·L-1Na2CO3溶液 |
醋酸中有气泡产生,硼酸中没有气泡产生 |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
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将下表中A、B两栏描述的内容对应起来。
A |
B |
A |
B |
①制半导体的元素 |
(a)ⅢB至ⅥB的过渡元素 |
① |
|
②制催化剂的元素 |
(b)F、Cl、Br、N、S“三角地带” |
② |
|
③制耐高温材料的元素 |
(c)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 |
③ |
|
④制制冷剂的元素 |
(d)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元素 |
④ |
|
⑤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 |
(e)过渡元素 |
⑤ |
第二周期元素R,它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小于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时的电子数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差,并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则关于R的正确说法是( )。
A.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能和烧碱溶液起反应 |
B.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强酸 |
C.R的最简单氢化物可能有两种,其稳定性一种比NH3强,另一种比NH3弱 |
D.R的最简单氢化物受热时都易分解 |
(双选)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5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主要化合价是-2、+4、+6 |
B.X可以形成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BrO4的酸性强 |
D.X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比溴离子强 |
(双选)下列性质的递变中,正确的是( )。
A.O、S、N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B.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增强 |
C.HF、NH3、SiH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
D.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