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钱钟书《宋诗选注》中对陈师道的评价,请以平实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不超过30个字)
陈师道模仿杜甫句法的痕迹比黄庭坚来得显著。他想做到“每下一俗间言语”也“无一字无来处”,可是本钱似乎没有黄庭坚那样雄厚,学问没有他那样博杂。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刻,可惜表达得很勉强,往往格格不吐,可能也是他那种减省字句以求“语简而益工”的理论害了他。假如读《山谷集》好像听异乡人讲他们的方言,听他们讲得滔滔滚滚,只是不大懂,那么读《后山集》就仿佛听口吃的人或病得一丝两气的人说话,瞧着他满肚子的话说不畅快,替他干着急。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代文学批评家刘载熙在《艺概》中指出,__________(人名)的词善于用“点染”的手法,他在___________(篇名)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便是这种手法的典型使用。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模仿其解说词而产生的“舌尖体”也在网上走红。请参照下面两则“舌尖体”文字,选取自己熟悉的一种美食,写一段文字。要求:①要写清食材和烹饪方法;②必须原创;③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④不超过70字。
示例一:油条:两根由面粉揉成的绵软身躯彼此缠绕,在翻滚的油锅中翩跹起舞。在膨胀中穿戴起金黄的盔甲。配上一碗现磨豆浆,就是带给人们一天活力的完美早餐。
示例二:水煎包:平锅加油放入包子,生煎稍许,浇上调制好的面浆,锅底的热油与面浆激烈地碰撞演奏着美妙的交响。矛盾在一个小小的包子上和谐地存在。
模仿下面的三组汉字对话,写两个对话句。要求:①符合汉字的形体特点;②每句对话不超过20字。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对“”说:
“”对“”说:
下面的这幅图是英国人麦克威尔士于1980年在非洲拍摄的照片,请给这幅图拟个标题,并谈谈你的感受。(60字以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