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t=0时刻,以初速度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3t0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由此可以确定( )
A.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 |
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
C.斜面倾角θ |
D.3t0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简谐运动是质点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且大小恒定的运动 |
B.波长与障碍物的尺寸相比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 |
C.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Asin![]() |
D.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任何一个振动的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的长度 |
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 |
B.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的内容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经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一直都只是两个假设 |
C.研究光的偏振现象可以类比机械波中的横波的波动特点说明光是横波 |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
如图(a)所示,A、B为钉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根铁钉,小球C用细绳拴在铁钉B上(细绳能承受足够大的拉力),A、B、C在同一直线上。t=0时,给小球一个垂直于绳的速度,使小球绕着两根铁钉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在0≤t≤10s时间内,细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两钉子间的距离为绳长的1/6
B.t=10.5s时细绳拉力的大小为6N
C.t=14s时细绳拉力的大小为10N
D.细绳第三次碰钉子到第四次碰钉子的时间间隔为3s
如图所示,斜面体B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v0上滑,然后又返回出发点,此时速度为v,且v<v0.在上述过程中斜面体一直静止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
B.桌面对B始终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
D.A上滑时比下滑时桌面对B的支持力大 |
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
D.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