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者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已知他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其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为( )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 |
B.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 |
C.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理想模型 |
D.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15 |
7.5 |
15.0 |
22.5 |
30.0 |
20 |
10.0 |
20.0 |
36.7 |
46.7 |
25 |
12.5 |
25.0 |
54.2 |
66.7 |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m/s2
D.若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一辆汽车以速度为v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速度为20km/h跑完了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则前面的速度( )
A.24 km/h | B.35 km/h |
C.38 km/h | D.48 km/h |
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相同的木块A和B放在转盘上,两者用长为L的细绳连接,木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K倍, A放在距离转轴L处,整个装置能绕通过转盘中心的转轴O1O2转动。开始时,绳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角速度缓慢增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A、B相对于转盘会滑动
B.当时,绳子一定有弹力
C.ω在范围内增大时,A所受摩擦力一直变大
D.ω在范围内增大时,B所受摩擦力变大
某同学用一个空的“易拉罐”做实验,他在靠近罐底的侧面打一个小洞,用手指堵住洞口,向“易拉罐”里面注满水,再把它悬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匀速上升时,他移开手指,水就从洞口喷射出来,在水未流完之前,电梯开始减速上升.关于电梯减速上升前、后的两个瞬间水的喷射情况,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电梯减速前后水的喷射速率不变 |
B.电梯减速后水不再从孔中喷出 |
C.电梯减速后水的喷射速率突然变大 |
D.电梯减速后水的喷射速率突然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