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的水溶液使其沸腾,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高温破坏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热使水溶液慢慢沸腾 |
B.用旺火加热水溶液缩短沸腾的时间 |
C.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
D.用高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竖直向下运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一物体以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N,若速度增大到2m/s,仍在水平桌面匀速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不计空气的阻力). ( )
A.大于10N | B.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C.小于10N |
D.等于10N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50kg | B.一张课桌的高度1.6m |
C.人步行的速度是30m/s | D.洗澡水的温度是80℃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
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 |
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 |
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乐器都是通过振动而发声 |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的种类无关 |
C.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D.悦耳的乐声也会成为噪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