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载玻片再转动目镜,物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物点在( )
A.目镜上 | B.物镜上 | C.载玻片上 | D.反光镜上 |
农艺师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A.施农家肥 | B.适时播种 |
C.合理密植 | D.及时松土 |
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 |
温度(℃) |
离子相对吸收量(%) |
空气 |
17 |
100 |
氮气 |
17 |
10 |
空气 |
3 |
28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下表,结论错误的是
试管 |
加入物质 |
温度 |
时间 |
加入碘液 |
1 |
淀粉糊+唾液 |
37℃ |
5分钟 |
不变蓝 |
2 |
淀粉糊+胃液 |
37℃ |
5分钟 |
变蓝 |
3 |
淀粉糊+唾液 |
0℃ |
5分钟 |
变蓝 |
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如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l说明对光成功 |
B.步骤4的操作是向左移动装片 |
C.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200倍 |
D.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高倍物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