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面是李华同学使用显微镜进行的操作技能,请分析回答问题。

(1)观察写有某字样的玻片标本时,看到的物象如图二所示,物象模糊不清,为了看得更清晰,可略微转动图一中(   )     ;若要使视野中的物象“上”字移到中央,应向(     )方移到玻片标本;视野中同时发现了污点A,移动玻片标本和转换物镜污点都不动,则可判定污点位于图一中(   )     上。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了如下操作,正确的顺序应为(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和(     )。
(4)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李华看到的物象如图①,王军看到的物象如图②,你认为观察效果好的物象是(  )图,造成另外一种物象观察效果不好的原因是(     )时操作不当,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后,不久就蔓延到许多国家。5月份,泉州也确诊出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该疾病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以感 染者的咳嗽或喷嚏为媒介,也可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
⑴与非传染病相比甲型H1N1流感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___ 的特点。
⑵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分析,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___________。
⑶从传染病预防的三个措施看,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勤洗手等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⑷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研制并使用疫苗将大大减少甲型H1N1流感的患病率。原因是:注射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从而发挥机体的________________免疫作用,达到保护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下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百米比赛时,听到发令枪响,运动员快速向终点奔去,该项运动是在的调节下完成的,感受器是[ ]
(2)飞机降落时,要求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 ]张开,保持[ ]两侧的气压平衡。

豌豆是人们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也是研究植物性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用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圆粒;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二代有圆粒和皱粒两种,数量统计结果如下图。 m

(1)已知豌豆的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则皱粒豌豆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为
(2)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属于,其中,是显性性状,子二代中出现了圆粒和皱粒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子二代中圆粒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3)根据子一代的示意图,可以判断豌豆是植物。

下列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甲乙丙丁戊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甲属于发育,图乙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比图甲多了一个(填写结构名称)的发育阶段。
(2)丙图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的。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填写图中代号)能够发育成种子。
(4)湘潭素有“湘莲之乡”的美称,莲农常采用种藕繁殖湘莲,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繁殖。

如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⑤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它主要分布在小肠皱襞上的______ ___ 内;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需分解成_________ 才能被小肠吸收.
(2)若图中①是肺部毛细血管,那么结构⑧中的血为_________ .①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 _______
(3)若⑤为肾脏的毛细血管,则④比⑥内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__ _______
(4)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⑤→ _____ 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