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酰胺的R基为﹣CH4NO,分子式C63H103O65N17S2的多肽化合物(非环状)中含有两个天冬酰胺,则该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
A.14个 | B.15个 | C.16个 | D.62个 |
将1毫升5%的胃液溶液倒入装有10毫升蛋白质胶体的试管内,置于25℃的温水中水浴,研究其对蛋白质的消化情况。下列各方法中能提高酶活性的是()
A.把实验温度提高到37℃ | B.在试管内再加入1毫升5%的胃液溶液 |
C.将pH由3调节为7 | D.在试管内加入1毫升唾液 |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 pH 至 2.0 ,保存于 37℃的水浴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
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
通常胃液的pH约为1.4左右,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不断上升 | B.没有变化 | C.先升后降 | D.先降后升 |
将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与一定浓度的酶溶液混合后,在0~80℃的范围内,从0℃开始,每隔3分钟升高5℃,同时测定混合液中剩余底物的量,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如下图甲。试问,如果将装置从80℃开始依次每隔3分钟递减5℃,测定剩余底物的量,绘成的曲线是图乙中的()
某学生为了证明唾液能够使淀粉水解,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将一片干面包一分为二,先用碘液检验半块干面包,变蓝色;再取另半块干面包滴加唾液,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检验,滴加唾液的面包出现砖红色;由此得出结论。此实验设计主要失误在于
A.未对面包做还原性糖检验 |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
C.未对滴加唾液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 D.应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