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
B.观察叶绿体时,在低倍镜下找到叶肉细胞后,即可换上高倍镜进行观察 |
C.要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才能将物像调至最清晰 |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若要视野更亮一些,可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在于使各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顺利进行,不产生废弃物 |
B.物种多样性原理,是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的相互作用,使各种生物种群数量保持基本稳定 |
C.整体性原理,是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完全以生态系统为核心 |
D.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
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 B.整体性原理 |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D.协调与平衡原理 |
“稻田养鱼”这种养殖方式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最终取得稻、鱼双丰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在遭遇虫害时,一些水稻会释放某些物质,吸引害虫的天敌将害虫消灭,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只有捕食一种 |
B.稻田生态系统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
C.若发现稻田中某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
D.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能量的反复利用 |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利用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原理 |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能正常运转 |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