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人体细胞正常分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细胞核数量的改变 |
B.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定发生改变 |
C.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不能合成酪氨酸酶,黑色素无法合成 |
D.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故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
人类疾病中有一种虽然数量较少但却颇有特色的阿帕特综合征,症状是尖头,指、趾呈蹼状。研究发现,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从而影响体内Z受体蛋白的结构。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是一种遗传病 |
B.患病基因突变多发生在有丝分裂 |
C.Z受体蛋白基因突变的概率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
D.患者Z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 |
下面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
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
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 |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某农业研究所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培养并筛选出Bt基因成功地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Bt基因都能正常表达)。经检测发现,抗虫基因在抗虫植株体细胞染色体上的整合方式有甲、乙、丙三种(图中黑点表示Bt基因存在位置)。若让这些抗虫植株自交,后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最不可能的是( )
A.3∶1 | B.9∶1 | C.15∶1 | D.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莱航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若F2中黑羽莱航鸡的雌雄个体数相同,它们自由交配得F3,F3中( )
A.杂合子占2/9B.杂合子多于纯合子
C.黑色占8/9D.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