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齐安郡晚秋①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③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④一日凉。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③殷勤:形容雨能体贴人意,下得及时。④浮生:出自《庄子》:“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上片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说说从中可以读出词人怎样的感慨
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游赏心亭①
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王珪(1019——1085)北宋宰相、文学家
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
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图,富有诗意,请描述诗的意境(画面)、概述诗的主旨。
此诗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描写小童?对“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诗句中“疑”“急”的妙用作简要赏析。
请根据下面四个省份经济发展的数据统计表,在语段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语句连贯。
省份 项目 |
广东省 |
江苏省 |
河北省 |
福建省 |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
30073.71 |
25560.1 |
13803.5 |
8075.10 |
增幅(%) |
14.5 |
14.8 |
15.0 |
15.1 |
工业增加总值(亿元) |
13079.22 |
12473.55 |
4652.6 |
3980.73 |
增幅(%) |
18.3 |
18.9 |
18.9 |
19.3 |
固定资产投资总值(亿元) |
9959.01 |
9163.03 |
5682.9 |
3863.01 |
增幅(%) |
18.0 |
22.5 |
28.2 |
39.7 |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与兄弟省份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在总值上均处领先地位,但①____________,所以,有人认为广东省应适当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