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会议通过:“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你如何看待?
【乡村振兴 非遗传承】
材料一:乡村发展新面貌
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2019年昆明市东川区分别通过了脱贫攻坚的“省考”和“国考”,退出了贫困县之列,往日贫穷落后的李子沟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李子沟村稳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李子沟村的发展 |
|
已有优势 1.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 2.乡村道路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开花洋芋知名度不断提升,特色旅游产业逐渐兴起 |
目前困境 1.开花洋芋产量不高、缺乏深加工、产品升级换代滞后,市场竞争力弱 2.开花洋芋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假冒现象时有发生 3.乡村人才缺乏,种植、养殖、加工新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和运用 |
(1)以李子沟村为例,简要说明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结合材料,就李子沟村继续发挥优势、如何破解困境,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非遗传承我思考
昆明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涉及工艺、民俗、医药、体育竞技等。我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就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这一问题,同学们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
观点一: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
观点二:非遗的传承就是要注重守正,保持本色,不忘历史。
观点三:非遗的传承就是要注重创新,符合时代需要,让它们“潮”起来。
学习卡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
(3)思考上述三种观点,请就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发表看法。
【尊崇宪法 规范权力保障权利】
材料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李某发现当地制定的某个地方性法规有一款规定违反宪法,于是致信审查机关,建议进行合宪性审查。 |
学习卡 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维护宪法权威。 |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合宪性审查的宪法依据。
材料二 在一个公共执法现场,围观群众正在拍摄整个过程。
|
小宇:群众拍摄民警执法过程,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民警也无权干涉。 |
民警:我们是依法执行公务,请您配合!您的拍摄不得妨碍执法,不能断章取义、掐头去尾,否则要为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负责。 |
|
(2)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小宇和民警的说法。
【良法善治显关怀 依法保护促成长】
材料一 近两年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表决通过了以下法律。其主要特点、涉及未成年人的有关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努力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刑责年龄,帮助未成年人认清犯罪危害,规范其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
(1)国家立法把“特殊的保护和约束给了少年的你”。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从我国法律颁布实施的现实意义角度作答)
材料二 大数据时代下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调查(主要特点)
1.未成年人犯罪总体数量下降 2.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 3.未成年人犯罪的低文化水平 4.未成年人犯罪手段网络化,如网络上的虚拟财物盗窃案、诈骗案经常发生 5.缺少家庭关爱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大 |
(2)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结合材料二,请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打造坚实的“青春盾牌”建言献策。
【集体生活中的你和我】
集体中的一些热点话题,以及对话题的讨论往往折射出个人与集体的精神面貌。请你参与其中,并写出自己的看法。
话题1:球场上,比赛激烈,两班球队都在奋力拼搏。最终,实力稍逊的九年级(3)班还是输了。同学们认为,比赛可以输但尊严不能丢。
看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话题2:追星是一种社会潮流,也是一种社会时尚。大家追,我也要追。
看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话题3: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有同学认为死守规则是一种僵化,也有同学认为无视规则是一种放任。
看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信息保护,事关个人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如何保障我们美好生活的。
(2)请从行政部门、公民个人的角度,就落实个人信息保护各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