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从上海到云南共11个省市,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 )
①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组合
②应树立全局观念,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
③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整体由部分构成,要重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④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汉字,独特的方块字,字小乾坤大。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
B.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
C.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动力 |
D.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
内地很多地方政府提出要大力开发当地的文化遗产,对此,有学者表示,“开发”十个野蛮的词,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使用“开发”一词,联合国用的是“利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用的是“活化”。“开发”与“活化”文化遗产的区别在于
①“开发”偏重于经济效益,“活化”重视文化的传承
②“开发”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活化”割裂了二者的联系
③“开发”是虚无的,“活化”是复古的
④“开发”可能破坏文化遗产,“活化”有助于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 |
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D.传统文化都是精粹,我们应该继承发展 |
中国古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就叫阴历,即夏历,从夏朝就开始用,40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过的仍然是阴历年,不管是大陆,还是港、澳、台。这着重说明的是传统文化的
A.相对稳定性 | B.民族性 | C.与时俱进 | D.一成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