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以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材料一:几大问题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每年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数量较大,就业总量压力较大,结构性矛盾凸显;我国创业创新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健全,善于创造、勇于创业的能力不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
(1)结合材料一分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在万众瞩目的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总理李克强的开场白不是宏观经济,而是创客空间。他表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全面、可及性强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在这方面,要靠结构性改革。政府不唱“独角戏”,鼓励社会资本、外商投资一起干。看到一些外国创客正在向潜在投资人路演产品创意,李克强说,我们的创业创新是开放的,要总结经验,吸引更多国家的企业带着资金来、带着技术来、带着人才来,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2)结合材料二,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如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材料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具体的创业创新环境,政府如何进一步简政放权,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至关重要。创业者最担心的是审批、立项太过繁琐,有权就任性。李克强总理说过,“希望我们的一些同事,不要贪恋手里那点小小的权力,阻碍政府工作的大目标,那样做得不偿失。”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做到“有权而不任性”?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4)运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知识解读习总书记讲话中“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认真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嫦娥二号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材料二 从“东方红”到“神五”,从“神六”到“嫦娥一号”,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飞天梦想。在2007年,满载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成功。据统计,在人类迄今为止开展的100多次探月活动中,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挫折,成功率不到49%。为确保“嫦娥一号”首发成功,月球探测工程参研人员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项设计、每一件产品和每一次实验,紧紧地把握住了产品质量和工程可靠性这一中心环节,为“嫦娥”成功奔月构筑了坚实基础。
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法的哪些哲学道理?

某校高二年级的同学就“扩大消费需求”做了专题调查,同学们了解到:2010年中央财政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
结合《政治生活》简要说明我国政府特别关注广大中低收入者的原因。

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完成在建项目、加强薄弱环节、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方面都增加了投入;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
根据材料简要回答财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下图为现代社会中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十七大强调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更加注重公平的精神下,哪种收入分配结构更优越?(6分)
(2)中央强调,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调节办法,努力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这有什么重要意义?(10分)
(3)从经济制度上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10分)

2008年8月8日晚8时,承载着 海内外中华儿女百年梦想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揭开了她那神秘的盖头,恢弘壮观的气势,博大精深的文化,奇妙独特的构想,多彩艳丽的场景,震撼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
情景一:奥运会吉祥物作为奥运会的核心识别元素之一,大量的奥运产品是通过其形象或者引用其形象进行制作的,自然也就成为奥运市场开发的重要载体。北京奥运会推出了5个“福娃”,其形象适合于各种体育项目的造型和各种奥运纪念品的搭配和组合,包括不同材质的纪念品制作,因而给吉祥物的市场开发提供了巨大空间。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6分)
情景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记者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