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局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征购之,以得票为幸。”( )
|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 B.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 |
| 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 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 B.富有地域特色 |
|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两幅新闻报道图片,它们所反映的历史面目
| A.左图是虚假的,右图是真实的 |
| B.左图是真实的,右图是虚假的 |
| C.左、右图都是虚假的 |
| D.左、右图都是真实的 |
观察下面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 |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
| C.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正逐步改变 | D.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
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一文中称:“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主■(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
| 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 | D.限制利润符合中国大众的要求 |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始人简玉阶回忆说:“辛亥革命后,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月销‘飞马’香烟一千箱左右,1912年获利四万余元,1913年获利增至十万元,1914年为十六万元”。从材料来看,导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蒸蒸日上的主要因素是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B.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
| C.群众性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 | D.“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