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 |
B.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 |
C.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 |
对于下图所示育种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④方向所示的途径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
B.⑦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C.③、⑦过程都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D.⑤过程一般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具有遗传性 |
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①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③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无性繁殖)
④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⑤将健康人的正常基因植入病人体内治疗基因病
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
A.①③⑤ | B.①②④ | C.①④⑤ | D.①②⑥ |
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无芒×♀有芒(♂AA×♀aa) B.♂无芒×♀有芒(♂Aa×♀aa)
C.♂无芒×♀无芒(♂Aa×♀Aa) D.♂无芒×♀无芒(♂AA×♀Aa)
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不正确的是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与Ⅱ-5基因型相同的男子与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 |
C.Ⅰ-2的基因型为aaXbY,Ⅲ-2的基因型为AaXbY |
D.若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