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雄性动物(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含A、a基因的部位发生了交叉互换。该细胞以后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A.2种 B.4种 C.8种 D.16种
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中的种群动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 |
B.西花蓟马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
C.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与寄主生长周期特点有关 |
D.杀虫剂难以改变西花蓟马抗药性基因的频率 |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a细胞表示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
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
B.放养鸭子的数量要与红萍生长量协调平衡 |
C.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
D.水稻和红萍垂直分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
某生物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并分别做如图所示的处理。正常培养一段时间后,四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次序是丙、丁、甲、乙。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目的是探究生长素和脱落酸对棉花落叶的影响 |
B.生长素具有抑制脱落酸的作用 |
C.脱落酸可以促进叶子的脱落 |
D.若给以适宜的单侧光照,则乙叶的脱落将早于丙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赤霉素可以培育无籽葡萄 |
B.乙烯因物种而异能促进或抑制根、叶的生长和发育 |
C.适宜浓度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 |
D.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插条的生根效果均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