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丁个体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
B.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的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
C.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其子代表现为9:3:3:1,此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假说阶段 |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
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
B.细胞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气 |
D.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
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选项 |
方法与结果 |
结论或观点 |
A |
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运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 |
发现细胞并命名细胞 |
B |
孟德尔运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和统计学原理等发现两大遗传定律 |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C |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
D |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 |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每个细胞含标记的染色体个数为可能是0、1、2,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3、4 |
B.在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
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
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1 、2 、3 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A.①中水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产于第三阶段,测定叶片的①的强度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黑暗中 |
B.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进行,一定在黑暗中才可以进行 |
C.②中产生的O2用于①的第二阶段,生成CO2,释放出少量能量 |
D.X代表的物质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为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
当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 |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
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
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氧气消耗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作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