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书上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从“公作”走向“分地”的根本原因是(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C.铁器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奴隶消极怠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仿效。 “它”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请回答:
(1)1405-1433年郑和奉命几次下西洋,并先后拜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最远到达的地方是哪?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吴道子李白 B.吴道子杜甫
C.顾恺之李白 D.顾恺之杜甫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是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