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请举出你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变法主张。(至少两点)
(3)他的变法有何作用或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材料二: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是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二十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的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请回答:
(1)分析德国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2)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异同点?
(3)从德国、日本、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哪些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摊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请回答:
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⑵美英盟军抢摊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
⑶“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美军重拳出击”又指何事?
⑷1943年亚洲与欧洲两个战场状况的共同点是什么?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
⑸“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新文化运动开始于何时?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思想理论界有什么积极意义?
(3)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体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制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慕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材料二: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材料三: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说明康有为为什么主张“近采日本”?
(3)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功绩?什么政治势力的统治“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
(4)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救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
——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中“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救运动”由哪一派别领导?什么时候进行的?
(2)这一派别从哪几方面展开了“自救”?请列举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3)为什么说这场自救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