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萤火虫 | B.点燃的蜡烛 | C.点亮的电灯 | D.月亮 |
下列关于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
B.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C.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
D.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反射角 |
有经验的渔民在用鱼叉叉鱼时,只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下面现象与这一原理无关的是
A.池水“变”浅 | B.筷子“弯折” |
C.水中捞“月” | D.旭日东升,太阳“跃出”海平面 |
如图是小强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1cm 5.50cm |
B.1cm 3.50cm |
C.1mm 5.50cm |
D.1mm 3.50cm |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几个环节。在进行积木搭建的活动中,一位同学发现积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于是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并利用天平和刻度尺进行相关测量。对于“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
A.猜想假设 | B.设计实验 | C.进行实验 | D.分析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