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光源发射一束光照在液面上,光通过液面反射后在光屏形成一亮点S1, 当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反射角比原来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关系的电路,R1=5,R2=10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1A.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A,通过电阻R2的电流在10s内产生的热量
是____J.
把标有“220V 100W”和“220V 40W”字样的两个灯泡串联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之比为_______,并联接在110V的电路中,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之比为_______.
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了(正或负)电。根据你掌握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下列关于带电原因的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只填序号):
a.摩擦创造了电荷;b.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c.是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
(2)根据你的猜想,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后,你认为:毛皮带(正或负)电。
(3)实验中,当我们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时,发现小球被吸引。由此可以判断该小球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4)摩擦起电的实验启示我们原子是可分的。1897年,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带负电的。后来,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结构模型。根据这一模型的理论,我们得知:通常情况下,原子呈现中性是由于在其中心的原子核中有与核外电子带等量正电荷的。
. 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