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 )
A.平均速度为48km/h | B.所用时间为2.6h |
C.所用时间为2.4h | D.平均速度为50km/h |
某学生做以下实验:先在一只玻璃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将盛有一些小石子的塑料小船放入水里(如图所示),测得船底到液面的距离为h,再每隔一定时间向水里加食盐并搅动,直至食盐有剩余.问在他所绘制的吃水线至船底距离h随加盐量而变化的图象中(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B C D
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A.甲的最小 | B.乙的最小 | C.丙的最小 | D.一样大 |
将一个小瓶的口朝下,使其漂浮在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塑料瓶口密封,就做成了一个“浮沉子”.当用力压塑料瓶的侧面,可以看到小瓶缓慢下降,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瓶下降过程中,只受重力的作用 |
B.小瓶下降过程中,压强和浮力一直在增加 |
C.小瓶原来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
D.小瓶下降过程中,它所受到的重力大于受到浮力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且液体不溢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大于乙 |
B.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小于乙 |
C.若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等于乙 |
D.若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 |
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