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了“固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实验;
(1)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2)刘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点)
(3)解决问题后将两个实验连续完成,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沸点为_________℃。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观察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再过几分钟为止.该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绘制了这两种物熔化图象,如图乙、丙所示,其中图为松香的熔化图象,海波与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的主要区别是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了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两接点间的温差/℃ |
0 |
1 |
100 |
200 |
300 |
500 |
800 |
1000 |
1700 |
电路中的电流/A |
0.000 |
0.001 |
0.064 |
0.142 |
0.229 |
0.417 |
0.731 |
0.956 |
1.781 |
(1)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电路中的电流随两点间的温度差的增大而;而且电路中的电阻是
的;(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2)这样的热偶电路其实相当于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能转化而来的;
(3)由热偶电路中电流随温度差的关系可以制成热电偶温度计,由上述数据可以判断,热电偶温度计与常用水银温度计相比,优点是:,缺点是:热电偶温度计所显示的刻度(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
(4)热电偶电路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请完成图中的电路连接;
(2)某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并反复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亮度始终较暗,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始终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接线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小灯泡发光(选填“较暗”、“正常”或“较亮”);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端(填“A”或“B”端)的方向滑动;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5)在对测量数据记录和处理时设计了如下表格(不用补充填出空白数据),你认为这张表格的设计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细心的小曦发现,用表格中记录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来灯泡的电阻不相等,原因是:。
小程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同一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开关闭合前,P应该滑至最端。
(2)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A;
(3)该电路还可以用来完成其它实验,请写出一个实验名称:;
(4)移动滑片P,读出电压表及电流表的示数如表格丙所示,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5)小程在某次测量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突然变为零,但电压表有示数,则可能的故障原因是:。